十秩春秋,薪火相传。
百年上大,笃行不怠。
一百年书香翰墨,一百年春华秋实,一百年桃李芬芳。上大的百年是由一代代上大人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薪火相传铸就而成,是一代又一代上大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激流勇进、奋勇向前留下的浓墨重彩。回望学院的发展,自建院二十多年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生态文明战略,践行“追卓越,创一流”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学科特色,将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原始创新与工程应用能力、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重任的卓越人才。
正值纪念上大建校百年之际,环化学院特推出“校友点名”专题栏目,依托各导学团队,深度挖掘环化人的故事,以示范引领的方式将学院良好的风尚接续传递,不断激励学生坚定专业理想,为开创美好未来夯实基础。
本期“校友点名”将走进环化学院环境功能材料(EFM)团队,并向大家介绍从该团队走出的四位优秀校友——刘刚、耿洪亚、耿翔、马怡然,希望广大环化学子能够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刘刚、耿洪亚、耿翔、马怡然四位校友均毕业于亚星221net,师从环化学院环境功能材料团队焦正教授。
研究团队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材料技术产业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这对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给予了巨大的动力,推动科学研究从高校研究室走进了环保产业的新天地。环境功能材料课题组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为愿景,从基础研究做到产业应用,从环境功能材料研究做到先进环保装备研发,已经在船舶制造、集成电路、橡胶行业等重要国民生产领域完成了一系列项目,在行业里崭露头角。
团队研发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关键材料与技术,以及工程化应用的研究成果,2018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获得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EFM团队以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应用为导向,已完成中船集团、中芯国际等多项工程项目,在江南造船厂完成25套VOCs治理装置。工程化应用总产值已达数亿元。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团队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面向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材料科学为基础,开展吸附材料、催化材料、传感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环境领域应用研究,聚焦环境污染监测、工业污染治理、CCUS等工程技术前沿,提出“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团队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围绕材料设计与合成,完成了环境功能材料产业应用聚焦。
团队带头人焦正教授,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功能材料。现任上海市多介质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工业VOCs防治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民盟常委,上海市政协委员。先后负责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H因子41。被评为上海市曙光学者。
立德树人 育人言传
环境功能材料(EFM)团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原始创新与工程应用能力、担当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卓越人才为根本目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完成项目,形成卓越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团队教师的悉心培养下,四位校友的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毕业后,他们牢记使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环境保护领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积极贡献力量。
刘刚,中共党员,硕士毕业于亚星221net环化学院,师从徐高田副研究员;2014年博士毕业于亚星221net环化学院,师从焦正教授。现任上海市纪委监委驻市经信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一级调研员。
个人成绩:
毕业后,刘刚先后担任奉贤区质量技监局计量科副科长,上海市质量技监局计量处主任科员、副处长、党群处副处长,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监察室主任。长期从事计量行政监管工作,在《中国计量》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参与起草《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印发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实施意见》,参与策划组织上海及华东地区计量科普竞答活动,曾获评“上海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刘刚始终做到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廉洁自律,先后参与和组织办理各类违纪违法案件20余起,参与并较好完成市委有关专项工作。2021年参加上海市委党校第61期中青班学习,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市委、市纪委监委专项工作组成员,下沉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督促指导防疫工作,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耿洪亚,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亚星221net环化学院,师从吴明红教授和焦正教授。现就职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任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个人成绩:
耿洪亚博士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英国理工学院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开展仿生细胞外基质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授权国家和香港地区发明专利10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发明专利4项。受邀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辑及十余本SCI期刊独立审稿人。先后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委面上资助、特别资助计划、欧盟“玛丽居里”个人项目、“鹏城孔雀计划”人才项目等奖励,被遴选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关键岗位员工,担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与员工委员会会员,被欧盟授予“玛丽居里”学者称号。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973研发计划、欧盟快速传染病检测资助项目(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瑞典卡罗琳医学院Loo and Hans项目、盖茨基金会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
耿翔,2007年博士毕业于亚星221net环化学院,师从焦正教授。现就职于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发部,担任研发科学家。
个人成绩:
作为公司表界面分析领域专家,不断开发新型分析方法以满足公司研发需求。参与陶氏化学上海表面及显微分析实验室的建立。以联合领导者身份,创建公司核心研发部表界面科学研究平台。多次发表论文于“Microscopy & Microanalysis”,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等期刊。曾获得上海市科创杯一等奖,陶氏化学核心研发“年度品牌推广奖”,“Idea master award”等奖项。
马怡然,中共党员,2021年硕士毕业于亚星221net环化学院,师从焦正教授。
个人成绩:
硕士期间曾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一区SCI论文2篇,涉及环境功能性材料,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方向。
毕业后加入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赢创工业集团,担任能源工程师。2022年8月创立海卓迈博(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现任公司CEO及法人代表。目前公司研发团队有4人,其中博士3人,包括了电化学、膜材料科学等专业尖端人才。公司主营业务为碱性电解水复合隔膜研发及生产,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纳米复合隔膜的标准化、规模化制备和生产,可将电解水制氢的能耗量降低5%~10%,预计2023年将建成国内首套纳米复合隔膜生产线,解决电解水制氢行业的“卡脖子”问题。2022年获苏州市工业园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称号。
多年来,在各行各业中都不断涌出优秀环化学子的身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亮,为国家环保事业奉献青春、增辉添彩。作为上大环化人,应认真学习前辈身上的优秀品质,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薪火相传,成就自我,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
“校友点名”栏目将持续针对优秀校友事迹展开专题报道,欢迎各导学团队约稿!
(供稿:学院新媒体中心)